我又双叒叕心血来潮想N刷《少年包青天》啦!这是唯一一部我早已知道凶手是谁,还是会愿意无限重温的一部悬疑剧。第一部在我心中可以称得上是古装悬疑的天花板了,不管是立意还是人设,甚至是反派庞太师的人物形象都是很立体鲜活的,他在外是个奸诈有野心的庞太师,在家是一个仁慈宠着女儿的好父亲。

他女儿庞惜燕为崔明冲自杀殉情时,他那一瞬间真的像老了十岁,完全不像平日那个威严庄重的太师,正因为这样,包拯才会在扶住他的时候忍不住喊出“老人家”这个称呼吧!

还有公孙策也是,按照一般的剧情套路,像公孙策嫉妒包拯到全世界都能看出来的这种多半会是个搞小动作的反派角色,可是他没有,正如八贤王所评价的:公孙策看着是不可一世,自视甚高,其实他是个理直气壮的君子。

他嫉妒得很坦荡,只会在情绪和言语上占些许的便宜,俗称“嘴硬”,可真正遇到事情,尤其是大是大非的事情时,他会很坚定的站在包拯的一边。我最记得最感动的一幕就是狸猫换太子这个案子,包拯猜到了真相,得知卖面的六子才是太子时,他知道若是自己要揭穿这个皇室丑闻,那多半都是会性命不保了,所以他让公孙策、包大娘和楚楚先走,天大地大逃出京城才能保命。

聪明的公孙策就算猜不到事情的全部,也能知晓这次事情的严重性,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留了下来。当他眼含热泪的说出“包拯,你是我唯一佩服的人,士为知己者死,不管今后发生什么事,有多大的困难,遇到多大的危险,我公孙策都会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我真的瞬间就想哭了,他其实也有很多的不甘,总是屈于包拯的光环之下他也是满腹委屈,每次都差临门一脚,像崔明冲一案就是他先知道凶手的,但又被人下了药,错过了考试,也没当成英雄。

而且论才学,他比包拯更胜一筹,包拯还有些偏科,公孙策基本上是行走的百科,所涉猎的范围很广。第一集不就有三个人来挑战他的棋艺、对联、猜谜,三对一都没能赢过他,还有第二部的时候陆湘湘也是找了四个人来挑战他的琴棋诗书,同样都是惨败,还都是一起比拼的,说明公孙策这个人能够一心多用。

论推理能力他也是不弱的,杂技班的那个案子就是他独立破的,那也是我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的一个案子,这还是唯一一个凶手成功活下来的呢! 閑來無事丫:《少年包青天》:终于有一个凶手最后的结局不是自杀了!7 赞同 · 2 评论 文章

还有论为官之道,他比包拯更懂官场,像第三部的时候他就已经一路直升当了礼部侍郎,相比于包拯他更有大局观,他追求的不仅仅是真相,还会从为官者的角度去思考,更多的时候他是理智的,包拯却是情感优先。

他破案时总是比包拯慢半拍,主要就是他没有像包拯那样执着一些小事,而且前期的他对包拯一直是不服气的,他更专注的是赢包拯,想要跟包拯比快,点不一样的时候自然会容易忽略到一些小细节。

可也正因为他的不服气,他的破案能力大大提升了,从辅助破案到独立断案,说明他虽嫉妒包拯总是活在光环之下,可是他会一点点地去汲取包拯的优点,内心肯定每一次都做个小总结,自己这回是输哪了,在哪里反应慢了,在哪里不够细心了......

所以,有嫉妒心也并非是坏事,正所谓“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再完美的人都不是圣人,内心多少都会有自己的小九九,只不过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控制力度不一样。有的人只在心里想想,不会为此去付诸行动,就像公孙策他只是心里不服气,嘴上逞个能,但做事的时候他有自己的骄傲,不会用卑鄙的手段去陷害包拯,他要赢也要赢得光明正大。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