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29日晚间报道,台湾著名作家、学者齐邦媛28日凌晨1时辞世,享年100岁。
齐邦媛生前照片
齐邦媛1924年出生于东北。1930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她离开东北,其后辗转南京、武汉、重庆等地,求学生涯颠沛流离,最终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47年,齐邦媛来到台湾。1969年出任中兴大学外文系主任,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
2005年,齐邦媛以八旬高龄开始撰写回忆录《巨流河》,2009年出版。这部25万字的作品由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一半是抗战流亡的家国悲歌,一半是来台垦拓的踏实脚印,为两岸留下一部“至情至性的家族记忆史”。《巨流河》在两岸均有出版,受到广泛关注。许多读者阅读后深深感动,“永远的齐老师”成为他们心头的牵挂。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齐邦媛近期因高龄身体状况不佳反复进出医院,时而陷入昏迷,一些友人欲前往她长居的养生村探望,都因其病情反复未能成行。
听从武大名师建议
改读外文系
2017年新华社记者对齐邦媛进行了专访。报道中写道,在齐邦媛的20多平方米的老人公寓里,从客厅到卧室都摆着书架,上面插满了文学类书籍。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幅三江汇流的照片。齐邦媛一一指出来说,这是岷江,这是青衣江,这是大渡河,当年武汉大学就在这三江汇流处。
大学时代的齐邦媛。翻拍自《巨流河》
“那时的武汉大学像一个世外桃源,虽在战争时期,但师生都很安定,有很多名师教我们读最好的书,教我们读书的能力、分辨书的能力。”齐邦媛说,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品位,这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慢慢养成。
在武大的名师中,朱光潜对齐邦媛影响最大。她至今记得,朱老师上课非常认真,还是个冷脸的人,给学生分数也算苛刻,但其实他是一个内敛害羞的人。在《巨流河》中,她记下了朱老师在课堂上讲诗讲到流泪、不让学生扫掉落叶等动人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大学者的温情。
当年正是听从朱光潜的建议,她从哲学系改读外文系。“听了他的话,我确实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心有了安放。文学后来一直是我的‘特效药’,是我一生最大的慰藉。”齐邦媛说。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极目新闻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