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颛顼历”,中国古六历之一,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种四分历),或为公元前366年秦献公时测制,秦始皇一统之后推行全国,至汉武帝制定太初历后始弃。

史记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自以为主少昊之神。”而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以此来看,秦人祖源在于少昊与颛顼,故而将制作的历法称为“颛顼历”。

问题在于:史记中称秦人中潏(yù)“在西戎,保西垂”,似乎秦人是西方部族,而少昊、颛顼是东方部族首领,那么秦人之祖真是颛顼?对此,陕西现代考古发现石磬铭文,再一次印证了史记记载。

石磬铭文印证历史

关于秦人祖先是谁,最可信的资料,无疑应该是秦人自述,而现代考古就发现了秦人自述。

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指挥村,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古墓,被称为“秦公一号大墓”,墓主被考证为秦景公。秦景公同母弟后子针评价秦景公为“秦公无道”,以如此之大墓来看,并非无的放矢。

尤其珍贵的是,秦公一号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刻着墓主人秦景公招待周天子的实录。其中,不仅记载了秦王族是黄帝之后,而且还记载了“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平”等,即是说秦人是高阳氏颛顼之后,因有祖先颛顼高阳氏在天显灵,秦国境内四方才得以安定。

毋庸置疑,石磬铭文与史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一致,且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年代,秦人显然不可能搞错自己的祖源,因此秦人祖先就是颛顼,故而制作的历法才会被称为“颛顼历”,有因此才会祭祀东方的天帝少昊。

秦人本是东方部族

秦人以颛顼为祖,在东部考古上也有一些佐证,而这又涉及到秦人起源问题。

关于秦人起源,过去认为秦人或为西部戎狄或者西部土著,但考古发现破解了谜团,比如清华简中有周成王“西迁商盍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可见秦人源于东部,如此也就难怪秦人与东夷民族一样崇鸟了,比如女修吞“玄鸟陨卵”而生大业。

其中,1973年在山东济南莱芜发现的“嬴城遗址”,毗邻嬴汶河,分为南、北两城,北城约始建于商代,南城历时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商周秦汉。经过多方考证,确认该遗址就是秦人祖地。因此,商代时秦人生活在济南一带。

关于颛顼起源,左传记载“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竹书纪年记载“颛顼居濮”,本世纪初确证河南濮阳高城遗址为卫国都城帝丘。因此,以考古与文献记载来看,颛顼最可信的起源地是在河南濮阳县一带。

从济南到濮阳县,如今高速大概275公里,这一距离并不太远,让秦人与颛顼存在空间上交集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濮阳位于黄泛区,可能导致颛顼部族不断南下,最终其中的嬴姓秦人经过千年时间迁徙到了济南一带。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文献与考古二重证据,证明“颛顼为秦人之先”的结论可信。反过来说,以秦人祖源来说,包括史记在内的中国史书的可信度,又一次得到印证,甚至山海经都蕴含真实历史。因此,对中国史书还是要怀有一些敬意,而不是跟随西方学者后面胡乱怀疑中国历史。

其次,商朝晚期秦人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不是说秦人源于西部,而是秦人在晚商已有一次迁徙,即迁徙到了“西垂”(应在山西西部),故而才有商亡后飞廉、季胜跑到山西霍太山。换言之,不是史记搞错了秦人起源,而是后人理解有误。

参考资料:史记、山海经、左传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