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后期,这两人联手逼疯美军:后来一个成大将一个成少将

提到抗美援朝战争,众所周知有五次大规模运动战,其中前三次打得极为顺利,中朝军队扭转了半岛战局。但其实直到1953年7月,这场战争才真正打完,第前五次战役在1951年6月结束,剩下的25个月双方都在打阵地战。五十年代,阵地战是我军的相对劣势,因为联合国军有海空支援,其陆

志愿军有“两王”,在朝鲜一枪没放:回国后一个封上将,一个少将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统帅是彭老总,而陈庚、邓华等人也担任过志愿军代司令员,对于战场指挥和战局的影响是很大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军曾经有“两王”也在朝鲜战场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功勋卓著。奇怪的是,这两位王牌并没有在战场上真正放过哪怕一枪一弹,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三次战役后期,志愿军兵力吃紧,为何不从国内多调几个兵团?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朝军队打得最畅快的一次战役毫无疑问是第三次战役,这一战并非歼敌成果最大的,但是纵深推进最快,收复了政治意义显著的汉城,逼得联合国军大踏步退往三十七度线以南,志愿军遇到的抵抗则相当微弱。为了瓦解敌人布设口袋阵、吸引我军继续深入半岛南部并进

陈赓接替彭总指挥志愿军,为何刚干了2个月,就被紧急调回国内?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前五次战役及相持战的前半段由司令员彭总指挥,但彭总后来因为需要接受头部手术,于1952年4月回国,副司令员陈赓接替彭总,成为志愿军代理司令员,是此时朝鲜战场上我军的最高指挥者。比较奇怪的是,陈赓的“代司令员”只干了两个月时间,就接到中央

抗美援朝,洪学智主管后勤立下大功!回国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

抗美援朝战争能够取得胜利,除了彭总指挥得当和前线志愿军将士浴血拼杀的原因外,跟一位高级将领优秀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军队补给具备明显优势,而中国当时是落后的农业国,相比武器上的差距,志愿军的补给能力更是一块巨大

朝鲜为何要亲自指挥志愿军?他们怎么想的!但最终的结局让人放心

早在志愿军入朝之时,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要直面凶残的敌人,可那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在指挥权归属上还有过一定的讨论和分歧。好在,在多位领袖的研究后,这些问题也得到了圆满处理,抗美援朝战役最终以胜利而告终。指挥权问题必须早日出结果提起中国和朝鲜的关系,还是很

抗美援朝后期,以志愿军的实力,能否完爆十年前的侵华日军?

抗美援朝,我军赴朝最大兵力值出现在1953年,志愿军共有6个兵团及后勤保障部队、空军135万人;而日军侵华期间,最后几年巅峰兵力值始终维持在200万人左右。论军事实力,以抗美援朝后期135万志愿军的战力,能否击溃当年的200万日军呢?事实上1953年中国军队总数超过500万人,投

第二次战役,38军封死美军退路!为何还是有十余万敌人逃了出去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是志愿军在朝战果最大,直接扭转局势的一次重大战役。美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到志愿军包抄合围损失惨重,有2万4千多官兵伤亡被俘,第8集团军更是创造了美军历史上后退距离最远部队的难堪纪录。然而这其中有个疑问:为何敌人能出现这样的长距离败逃纪录呢?至

26万志愿军刚一入朝,金日成就向彭总提出:中朝军队都归我指挥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3年时间累计有200多万中国军队赴朝参战,帮助邻国抗击侵略,保护刚刚建立起的新中国政权。在援朝初期,志愿军参战部队为东北边防军,即西线的第13兵团。虽然仅仅一个兵团,总兵力也超过了26万人,远高于国内战争时的我军兵团建制。在与联合

此人按资历该授予中将军衔:授衔前,主席为何亲自将其提为上将?

1955年9月,我军在北京进行了全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授衔。在57名开国上将中,有一人原本被评为中将军衔,但在授衔前不久被主席亲自提出修改建议,由中将改为上将军衔。此人是谁呢?主席为何单独破格晋升这位将军?其实在授衔前3年,也就是1952年我军曾进行过军职定级。按照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