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战役胜利后,金日成催志愿军赶快追击,彭总为何坚决拒绝?

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被歼灭3万余人,其中美军损失24000人以上。但为了取得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我军的伤亡代价同样超过了3万。从整体军事态势而言,志愿军此时若停下休整,补给装备和兵员也是有道理的。但二次战役后,美英国家为了稳住阵脚,从政治角度上提出了

朝鲜战场神器:喀秋莎火箭炮有多强?看看一轮齐射的效果就知道了

喀秋莎火箭炮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火力输出、压制及突袭作用,在同类武器对比中胜过美韩军队。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军工科技还很落后,根本不可能独立生产火箭炮这样的装备,更别说在战场上熟练运用大量杀敌。喀秋莎是一款苏制武器,在抗美援朝

1990年,为送儿子去部队当兵,老农亲自找到部队揭开自己真实身份

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藏龙卧虎的人,尤其是建国后,许多老兵选择了退居幕后,将自己的功勋事迹封存。上个世纪末,有一位老农亲自找上了部队,原来是为了他儿子来部队参军的事情,但是当他说明自己的身份之后,这竟然是一位隐藏已久的战斗英雄。正文1990的2月,有一位老人走进了

“临阵换将”本是兵家大忌,志愿军为何换掉了第13兵团司令员?

1950年志愿军出兵抗美援朝,首批赴朝部队以原四野、三野等部为主,共9个军。从参战部队基本实力来看,核心作战力量是西线的志愿军第13兵团,原属第四野战军。13兵团原司令员为黄永胜,在1950年7月更换为邓华。按理来讲重大战事前很忌讳换将,尤其还是主力兵团的司令员。为什么

志愿军23兵团入朝参战,为什么修了3个月机场,却一仗都没打?

抗美援朝战争中,各野战军均有部队赴朝,而入朝各兵团大多参加过激烈战事。凡事都有例外,仅有一个兵团从入朝后就在后方修建机场,前线一仗没打。这个兵团就是董其武第23兵团,为什么这个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却没有直接与敌军交火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第13兵团来自原第四野战

志愿军虽不是装备最好的军队,但中国掌握3点优势,美国无计可施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在海陆空兵种齐全、武器装备世界领先的美军面前打了一场强硬的战争,并最终将敌人限制在三八线以南,3年时间取得辉煌战绩,也打出了国际地位。美军当年在这场“不对等的战争”中,武器装备水平领先中国一个时代甚至更多。中国国力虽然远不如美国,但志愿

志愿军选帅,四大野战军军事主官3人在列!为什么刘帅没被考虑?

志愿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重创联合国军,保家卫国的同时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这跟司令员彭总的优秀统帅力、雷厉风行的指挥风格有着密切关系。其实在彭总出任志愿军司令员之前,军委进行过深思熟虑,也有其他十分出众的人选:解放战争时四大野战军的军事主官,

抗美援朝最无耻的叛徒,造成6千余志愿军伤亡,想成韩国人遭拒绝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38军由于二次战役战绩出色而被志司称为“万岁军”,这也是对军一级部队的最高赞誉。但第38军在朝鲜期间,其实也是吃过败仗的,有一仗还打得极其憋屈,以38军的超强战斗力而言,是不应该的。战前由于一个叛徒的出卖,使得38军身犯险境,一战就损失了6

抗美援朝战争,付出巨大代价打到三八线,为何说取胜的是志愿军?

74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到1953年双方签字停战时,对峙地点在北纬38度线。如果从纯粹军事地理角度而言,南北双方基本维持了战场均势,而且战前的分界线也是三八线,很难说哪一方获得了战争胜利,似乎是个平手。然而几十年来,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四大野战军中,哪一个战斗力最强?抗美援朝时美军给出了答案

上世纪中叶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时间线上结合得很紧,1950年出兵朝鲜的志愿军队伍,其实就是解放军的各野战主力部队。1950年我军主力部队分为四大野战军,建制规模上相当于四个陆军集团军群,究竟哪一个战斗力最强呢?如果说国内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实力不足以衡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