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致敬以笔为枪的文化战士

9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致敬以笔为枪的文化战士——看电视剧《阵地》高长力在一片本该是风花雪月的土地上,却闪现出刀光剑影!这就是电视剧《阵地》给我们带来的抗战题材剧的独特审美体验。这块“阵地”就是文化抗战的阵地。正如编剧所说:“抗日战争有两块阵地,

《阵地》收视创新高文化抗战点燃全民爱国魂

“笔墨为刀枪,文心筑长城”“《阵地》用‘文化抗战’这一独特切口,拍出了新鲜感与厚重感。”“文科生必看,这才是文化人该有的抗战”……文化抗战剧《阵地》自9月16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以来,迅速掀起观剧热潮。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阵地》首播收视率高达3.059%,收视份

九一八纪念日看电视剧《阵地》

“九一八”的硝烟散去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止CCTV-1黄金档正在播出电视剧《阵地》文化抗战的战队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救亡日报》创刊——文化抗战的嘹亮号角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的烽火硝烟中,以宣传抗战、团结民众为办报宗旨的《救亡日报》创刊了。郭沫若担任社长,夏衍任总编

30集网络微纪录片《烽火笔墨》9月16日起全网推送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和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30集网络微纪录片《烽火笔墨》,2025年9月16日起在央视频、《国家记忆》抖音号、广西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及

中国的高考作文,毫无逻辑和真实,只会在牢笼里抒情

在今年全国各卷作文题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全国一卷的作文题。一篇由三位命运多舛的作家——老舍、艾青、穆旦的引文构成的2025年中国高考作文题,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深刻的诘问。有博主尖锐地指出,当我们将法国高考哲学题《自由意味着什么?》、《个体如何在社会中保持尊严?》与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穆旦、老舍、艾青”是谁?他们为何出现在考题里?

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随着语文作文题目曝光,相关讨论随之而来。在全国各卷作文题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全国一卷的作文题。题目中出现了三个名字:老舍、艾青、穆旦。这三个人中,大部分人可能都听说过老舍和艾青,知道他们是著名作家,但对于穆旦却有很多网友表示陌生,或

嘶哑的喉咙、带血的手、开不了口的人,高考全国作文想表达什么?

老舍的《鼓书艺人》比较偏门,是老舍1946年至1949年在美国讲学期间用英文创作的小说《TheDrumSingers》,到80年代才由后代人根据英文版翻译出版中文版,也就是《鼓书艺人》。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民间传统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伴随着国土逐步沦陷,从南京到武汉再到重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