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当考官,帮学生作弊,学生却名落孙山
北宋是文人们的时代,有欧阳修等人名噪一时,但若论诗词歌赋,各方面才华都能独领风骚的,非苏轼莫属。苏轼能够成名,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恩师欧阳修,公元1057年,20岁的苏轼和父亲、弟弟一同进京赶考,得到了欧阳修的极力推崇,称他的文章能够独步天下。正是因为欧阳修的提携
家庭教育启示:苏轼与苏辙名满天下,三人功不可没
1056年,一个略带风霜又踌躇满志的男人,带着两个意气风发的英俊少年,艰难地行径在狭窄的川陕古道中。他年纪不算太大,鬓边却是花白,两个少年紧随其后,一个低头默默,一个快意朗朗,每到一处美景古迹,他们必要吟诗高歌。宋朝是一个耕读文化崛起的年代,宋太祖以文人治天
三苏是哪几位合称?有何艺术成就?苏洵为何27岁才奋发读书?
生长于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列名“唐宋八大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属于少见的文化现象。三苏是中国北宋散文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合称。他们的文章著名于世。宋人说:“苏氏文
历史上的高俅:从苏轼书童逆袭成宋朝太尉,从未带兵与宋江交过手
只要是看过《水浒传》的同学,对高俅高太尉的讨厌就不打一处来,天底下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应该说,高俅是施耐庵笔下刻画相当成功的一个文学反面人物,在传统戏曲中,高俅的反派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无人可挡的。老百姓们在听戏时,每每听到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三败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