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二月,刘备病重,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于是派人将丞相诸葛亮召来,准备托孤与他。
刘备先是狠狠地夸赞了一下诸葛亮,他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然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
紧接着,刘备又对诸葛亮说:“刘禅若是贤明,你就尽量辅佐他一点;若是刘禅无德,蜀汉皇位你可以自行取之。”
刘备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诸葛亮还能说啥?他只能对着刘备痛哭流涕地说:“臣必定肝脑涂地,不负陛下的重托。”
待诸葛亮表完态后,刘备又拉着刘禅的手说:“从今以后,你要将丞相当成父亲一样侍奉,千万不可轻慢。”
刘备去世后,刘禅将朝中大小事务全都交给了诸葛亮打理,先封其为武乡侯,后封其为益州牧,称呼其为“相父”,对他如同自己的父亲一般恭敬。
而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托付,他的一生对蜀汉当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自己的毕生心血都花在了刘禅身上。
自蜀汉在“夷陵之战”中战败后,损失了一大批的青年才俊,蜀汉的人才面临着严重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朝中缺乏可用之人,诸葛亮只能“事必亲躬”。
也因为这个缘故,导致蜀汉朝中的官员选拔任用,全都是诸葛亮一人决断。
当诸葛亮在世时,此举还没有暴露出弊端,可是等到诸葛亮病逝后,刘禅所面临的局面就十分严峻了。
没用了忠心耿耿的诸葛亮,向来以软弱示人的刘禅,该如何才能压制得住那些朝中功勋大臣?
很多人都认为刘禅不堪大用,甚至认为他“烂泥扶不上墙”。其实,刘禅的政治智慧就算不如其父亲刘备,相差也不会太远。
这一点,从刘备、诸葛亮先后过世后,刘禅依然能牢牢掌控蜀汉大权就能看得出来。
而且,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接连杀掉了3位蜀汉重臣。过了1年后才发现,刘禅此举果然十分高明。
毫无疑问,刘禅是一个太平皇帝,蜀汉的建立刘禅并没有发挥半点功劳,后来与东吴还有曹魏之间的战事,刘禅也从来没有参与过。
蜀汉早期依靠刘备,后期依靠诸葛亮,当这两人都先后过世后,以刘禅的能耐能撑得起蜀汉的大旗吗?
如果按照刘禅给人的印象来看,他十有八九撑不住蜀汉基业,可他最后却偏偏做到了。在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仍然牢牢掌控蜀汉,而且时间长达29年之久。
在影视作品中,刘禅一直是一幅痴蠢的相貌,实际上刘禅可一点也不笨。相反,刘禅还是一个审时度势的高手,这点从诸葛亮去世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得出来。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接连杀掉了三位大臣,一位是跟随刘备很久的蜀汉老陈刘琰;一位是益州豪绅出身的李邈;最后一位则是诸葛亮的重要助手杨仪。
刘禅杀这三人时,表面上看起来是他们罪有应得,实际上按照他们所犯的罪责,其实并非是非杀不可。
刘琰是因为妻子入宫给太后恭贺新春,被太后留在宫里住了个把月,于是就怀疑妻子与刘禅有染,然后就休掉妻子,并且把她狠狠地揍了一顿。
刘琰的妻子不服,向官府举报自己挨打了,事情闹到了刘禅那里,导致刘琰因此被杀。
李邈向来狂傲,当初刘备攻取益州,李邈就当面指责刘备此举不义。后来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要处死马谡,李邈就以春秋时期的孟明和子玉为例,当面指责诸葛亮此举不明智。
李邈虽然为人狂放,可说的话毕竟有几分道理,所以刘备和诸葛亮虽然不喜欢李邈,但是却并没有杀掉他。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十分伤心,为诸葛亮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个时候李邈又说话了,他居然当众指责起诸葛亮,说诸葛亮把持军政是个权臣。刘禅气不过,于是下令诛杀李邈。
至于杨仪,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几次北伐他几乎都有参与。原本他以为诸葛亮去世后,自己能接替诸葛亮的位置,结果哪知道诸葛亮暗中指定蒋琬当接班人了。
杨仪认为自己诛杀了魏延,功劳这么大却得不到封赏,于是就开始发牢骚,最终为自己惹下杀身之祸。
从这三人的表现来看,他们虽然都有罪责,但是这个罪责可大可小,也并非是非杀不可。而刘禅之所以要杀他们,其实主要目的也是为自己立威。
刘禅这么做有三个目的:杀刘琰是为了警告那些蜀汉老臣;杀李邈是为了警告那些益州豪绅;杀杨仪是为了警告那些跟随过诸葛亮并且自恃有功的人。
诸葛亮在世时,刘禅基本上就没管过事,按理说当诸葛亮去世后,朝政肯定会一片混乱,各怀心机的大臣肯定会暗中作梗。
然而,刘禅此举一下子就竖立起了自己的威严,使得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朝政依然稳固,没有发生任何动荡。
等到诸葛亮去世1年后,蜀汉的权力过渡已经算是大致完成,除了损失了魏延这位大将海外,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折。
从这里就能看出,刘禅确实非常高明,善于审时度势。难怪蜀汉灭亡后,刘禅也能过上乐不思蜀的生活,像他这样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