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该怎么办?”“实在不行就去医院打一针吧,不仅简单,而且效果神速”,相信这是很多人在患上感冒后都会有的想法,但就打抗生素这件事来说,刚开始效果确实会特别明显,甚至打完一针后,第二天就能活蹦乱跳,但过犹不及,若是每次感冒后都去打针,就很容易对身体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自身免疫力会下降,若习惯性打抗生素,就很容易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失调;其次,肝胆负担也会由此增加,让肝胆“负重前行”,因为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排毒器官,进入身体里的药液,往往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若总是打点滴,就很容易诱发肝胆疾病,就以肺水肿为例,它也与输液有关,多因输液速度过快所致,此外,短时间内输入过多的药液,血液循环也会加快,由此就会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那么,在患上感冒后,究竟该如何正确应对呢?其实中医体系中,不仅对感冒病症有着详细的划分,而且在治疗方面也需要讲究辨证施治,只有这样,才能在将病邪祛除的同时,还不伤及自身正气,并增强自身免疫力,而在中医看来,常见的感冒类型主要有五种,具体如下。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感冒,主要因外感风寒所起,亦或是自身饮食寒凉,让寒邪客居在肺里,由此也会诱发这一病症,在症状表现上,这类感冒以寒证为主,常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涕、头痛,无汗或少量出汗等症状,根据不同症状,所采用的药方也有所差异。

在中医里,针对风寒感冒的治疗,贡献最突出的医家大概就是张仲景了,他在《伤寒论》里收录了不少经典药方,其中,麻黄汤是辛凉发汗重剂,主要用于风寒表实证所引起的恶寒发热,咳喘但没有汗出,而“千古伤寒第一方”桂枝汤,则属于辛温解表之剂,具有调和营卫的能力,主要用于表虚证,尤其是出汗的患者,最为适合。

2.风热感冒

风热在古代又被称为“温热”,而在中医里,有一学派,就是温热学派,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在他的《温病条辨》里就收录了很多用于风热感冒的药方,风热感冒的患者多以热象症状为主,表现为鼻塞、流黄涕,若是还伴有咽喉肿痛症状,那么就可以使用银翘散加以缓解,方剂里的桔梗和甘草具有清利咽喉的作用,而若是咳嗽症状偏重,则可以使用桑菊饮,桑叶和菊花清宣肺热、疏散风热。

3.风湿感冒

这类感冒症状多以“湿邪”为主,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得寒加重,得热缓解,病程缠绵,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麻杏苡甘汤来治疗。麻杏苡甘汤是《金匮要略》里的经典药方,将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合用,可解表祛湿,主要用于风湿病症且伴有发热症状的患者。

4.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又被称为湿热感冒,这类感冒多见于夏季,多表现为身热不扬、肢体困重,常用方剂有三仁汤,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也是吴鞠通的经典药方,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效果。

5.体虚感冒

老年人大多会由于身体较弱亦或是病后气阴亏虚、卫外不固,而反复患上感冒,也有可能在患上感冒后一直不见好转,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就是因为身体里的正气不足,因此,这个时时,就需要先补充正气,而参苏饮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效。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