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怒斥和珅将赈灾粮换成了麸糠与草料,质问和珅:时的老百姓们正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数百万的灾民正因为饥饿而死去,你们怎么忍心从即将饿死的灾民口中夺食?

可和珅却不以为意,笑着回答到:原来能救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却可以救活三个人;灾民还算人吗?你觉得在这几百里内都找不到一块有树皮的树,野草、野菜都被挖光的地方,灾民还算是人吗?一个即将饿死的人就已经不是人了,只要能吃上一口东西,能活下去,谁管吃的是什么呢? 剧中和珅讽刺纪晓岚没有亲临过旱灾现场,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为了体现纪晓岚身居高位,不知民间疾苦的形象,让纪晓岚下意识的认可了和珅的做法,可实际上真实情况真如和珅所说吗?

首先和珅想以一份粮食救多人,这是值得肯定的,诚然,对于快饿死的人而言,就如和大人说的‘只要能吃上一口东西,能活下去,谁管吃的是什么呢?’但实际情况是查阅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中的情报,一斤粮食足以换六斤以上的麸糠有,而多余的自然是被和大人所贪墨了。 然而《铁齿铜牙纪晓岚》本身还是一部喜剧,并不会过多的强调旱灾面前普通百姓的贫困,实际上的清朝救灾史里,麸糠与草料,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粮食了,更多的时候,连麸糠都没有,

但是清政府却不想着怎么赈灾,反而是鼓动了我国历史上最大人口迁移之一的‘走西口’,大量三秦之地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来到内蒙为蒙古部落种地,路途中因饿死,风雪过大冻死,被沿途劫匪杀死者以百万记,反观‘十全老人’康熙甚至写诗《山田》以此标榜自己的功绩:蒙古佃贫民,种田得租多。即渐罢游牧,相将艺黍禾。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灾年,有人饿死实为常事,可盛世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一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道尽了我国古代普通百姓的辛酸,富人们往往享受着精致的餐食和奢靡的宴会,而平民却整日都要为明天吃什么,用什么而发愁。

通常来说,我国古代的农民一天只吃两碗饭,更有甚者一天只吃一碗饭,并且这一碗饭也不是我们熟知的杂粮咸菜,甚至连新鲜蔬菜和大米饭都少有,据更别说肉了,我们如今作为吃饭时添头的咸菜、剁辣椒、萝卜干,在那个年代却是辅佐平民吃下杂粮的必备之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之一。 如今我们讲究杂粮养生,可古人吃杂粮却不是为了养生,而是无米可吃,先不说杂粮是否真的有养生的效果,对于他们而言又何须养生,只要能日日吃上大米饭,少活些时日又如何?说吃肉影响健康,对他们而言,若能天天吃上肉,少活些岁月又如何?

宋代魏泰的《东轩笔录》中写道: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这段故事的典故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传闻范仲淹儿时跟随母亲改嫁,因为是继子,继父家也家境贫寒,范仲淹从小便过得十分清苦,每日只有一小点食物吃。 有一次范仲淹在一处僻静的山洞里读书,母亲担忧儿子,送来了一锅小米粥,范仲淹拿到后等小米粥凉下来,把小米粥划成四块,每一顿搭配咸菜和野菜吃一块,这样一碗小米粥就足够范仲淹吃四次了。

要知道这个传说并不完全是真的,为了塑造范仲淹贫苦读书的形象,故意说范仲淹的母亲改嫁过去的那一户人家家境贫寒,养不起范仲淹,实际上范仲淹的继父是平江府推官朱文翰,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官,虽然范仲淹是继子,但是在那个年代,哪怕朱文翰不喜欢范仲淹,也会给予范仲淹良好的生活,这点从朱文翰愿意供范仲淹读书就能看出来。 连书都给得起,理论上来说让范仲淹吃饱饭应该不成问题,可实际上范仲淹哪怕连小米粥都要分四次吃,只能证明为了供范仲淹读书,朱文翰已经没有多少能力让范仲淹吃好的了,朱文翰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宋朝的官吏之一,下层平民虽然在历史中没有明确生活记载,但他们的苦难却不难通过这个故事推测出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