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智驾评测上线以后,绝大部分车企都保持了沉默。只有一家企业一方面不予置评。随之而来的杂音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就是谣言。
如果去看完2个半小时的完整节目,就会发现很多谣言、误导自然会真相大白。比如,为什么前车跟车距离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主持人在消失的前车有没有打方向盘,为什么在撞车后再打方向盘?诸如此类等等。有细心的网友,就回答了网友的疑问。
还有一个更搞笑的谣言,懂车帝的主持人东门健男是不是日本人?实际上,东门可是中国老祖宗定下来的大姓。
但现实是,大量水军造谣懂车帝的主持人是日本人,这就是某些水军的惯用手段。东门是中国春秋时期就有的大姓,春秋时的鲁庄公因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因此有了东门这个姓。某些势力就是要打压你,剥夺你的国籍,证明你的测试有问题。
至于其他问题,网友也给出了比较靠谱的解答。
1、消失的前车跟车距离为什么有的长、有的短?
这个节目中明确说了,所有的车都是打开自动驾驶,跟车距离调整为适中。有的车智驾策略保守,类似,他就是远远就减速了,有的车智驾策略激进,类似某不能得罪的车型,他觉得自己很牛逼,跟车距离特别近,时速120公里以上也只有六七十米,因此在前面出现危险的时候,来不及刹车,甚至还要强行变道。

这个规则就是统一的规则,某些洗地的网友说自己的时速跟别人不一样、跟车距离不一样,仔细想一想,这个就是智驾自己定的策略,懂车帝唯一的标准就是打开了中等距离跟车,所有的车都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车型在高速跟车距离中档的情况下,跟车距离这么近呢?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高速公路行驶时,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应保持100米以上车距,低于100公里/小时时最小距离为50米。是不是这家车企的智驾策略违法了?
有人说懂车帝测试的时候跟车距离太近,但人家在封闭道路啊。公开道路他不测试的时候,你是不是还是这个策略?这个问题被很多人掩盖了,有多少家车企如此激进的智驾策略是违法的,车主们敢不敢自己晒出来,够不够100米,是不是违法了。
2、主持人在消失的前车有没有打方向盘,为什么在撞车后再打方向盘?
很明显在撞假车之前没有,因为如果你开过某品牌的车,只要你打方向盘,NCA就会退出,车企后台更是有踩制动踏板的数据,为什么没有公开?因为没有就是没有,与其拿着截图洗地,还不如拿出来一组数据说话。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快撞假车了必须打方向盘?因为左后侧有一排时速120公里每小时的车队。我看到很多某品牌一些洗地说这个时候智驾已经做出了决策,在左后方只有两三米的情况下,一个加速就超过去了。
大家睁大眼睛,这个品牌为了证明自己是第一,又在教你违法,还要让你车毁人亡了。时速达到120公里每小时,即相当于每秒行进约33.3米,这个时候你强行变道,哪怕留出五六米的距离,整个车被撞之后直接侧翻滚。谁敢这么测试,懂车帝的人要不要命了?
3、所谓的激光雷达被遮住了是怎么回事?
这是把各家车企的法务当成智障了,也是某些粉丝厉害的地方——移花接木、岁月史书。某些粉丝逻辑最不能自洽的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是激光雷达被遮住了,某品牌车型在雷达被遮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辅助驾驶行驶,那说明雷达策略有问题。如果没有遮住激光雷达,是不是说明懂车帝的测试没问题,他们纯属造谣,他们敢承认自己造谣吗?
我还真看了视频。实际情况是这家一些粉丝移花接木,把车辆撞击后行车记录仪上的画面拼接过来,把这个时候时速已经为零的的画面裁切掉。这个激光雷达被遮挡的截图,甚至是问界M8、(丨)、智界R7好几台车的画面拼在了一起。看到了吧,又是你在造谣。
拿着这么多的造谣内容,来论证自己的智驾不存在危险,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吗?
4、有自媒体复刻懂车帝的测试场景,说某车型不存在问题,真的假的?
你看了那个视频就知道,典型的用危险驾驶来证明我不存在危险。
如果不是左边的车让道,这个车早就撞了,而且这个车在主动变道过程中,压了双实线。假设这个测试在高速上,双实线就是护栏或者一堵墙,你敢变道那就是车毁人亡。
拿着后车有素质的忍让来给自己吹牛逼,这就是某品牌的做派。这个视频恰恰告诉你,这个车的智驾太危险太激进了,博主拿着命证明自己是对的。

建议交警倒查一下,这些为了给某品牌洗地的KOL有多疯狂。懂车帝的测试是在封闭的高速上,你的屏幕上贴了一个封闭道路就是真的封闭道路吗?哪个地方的城区道路允许搞这么疯狂的试验?我建议交警部门介入,好好查一下在城市道路以120公里在雨夜狂飙一夜的三四个人,是不是构成违法,应不应该被拘留?
5、不予置评真的不予置评吗?
不要看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那几个典型的KOL,看看他们的发帖强度吧,看看抖音评论区吧,这么大规模的黑贴,可不是一般人能阻止起来的。
这家企业不敢拿出真正的证据,水上一套水下一套。
6、某车帝是不是即将被某品牌粉丝打成买办?
是的,你们看一下这家企业的竞争对手,有哪一个不是买办的?联想、小米,去年的长安,甚至曾经的大疆,只要这家企业进入一个领域,马上就有竞争对手成为买办。他用的无非就是那么几招,扒你的股权机构、翻的历史发言,然后给你打上卖国的标签。但是这家企业有没有用过海外的芯片、零部件呢,你自己查。
小米汽车已经成为北京汽车产业的核心支柱,到今天还在被这家企业称为买办,真是太可恶了。他们甚至连央视、某部委都敢攻击,简直无法无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