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

李侗曾,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人体的肝脏就像是一个24小时运行的“化工处理厂”,承担着身体的代谢工作,帮助维持全身器官正常运转。

但“劳苦功高”的肝脏也会受伤,饮食不当、喝酒太多、长期服药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损伤肝脏。这个过程大多时候是静悄悄的,很容易被忽视,需要大家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异常征兆。在这样的潜在风险下,爱护肝脏迫在眉睫。

3月17日,在第24个全国爱肝日即将来临之际,由葵花药业主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媒体支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发起的“共筑护肝长城”公益行动在河南省郑州市启动,本次公益项目将在线上线下共同开启呼吁大众保肝、爱肝、护肝,加强我国国民肝健康意识,并呼吁大家关注药物性肝损伤及慢病人群的保肝、护肝、养肝问题,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共筑护肝长城”公益行动现场

长期吃药的人注意,肝可能受伤了!

如今,亚健康、慢性病等问题日益显著,肝脏作为人体的排毒代谢器官,更承担着巨大压力。对群体基数较大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的“四高”慢性病患者而言,常年服用他汀类等维稳药物,会导致其药物性肝损害健康风险增加。但保肝意识薄弱、护肝知识匮乏,使得“四高”人群不仅面临基础病风险,更面临肝损伤的健康威胁。

因而,广泛科普科学的保肝护肝知识和方法,是“共筑护肝长城”公益行动的重中之重。“常吃药,要护肝”的护肝常识,慢病患者尤其需要了解。

目前很多药物对肝脏有损害,药物性肝损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6个月内)和慢性(超过6个月),其中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更不易被察觉。

1.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肝损伤急性发作时,有的患者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乏力、胃口差、恶心、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皮肤、眼睛发黄、小便颜色加深等。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同时伴有皮疹、发热。此时就诊,医生较为容易发现,及时停药后经过治疗,症状会有所改善。

2.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如患者的肝损伤持续超过6个月,意味着这种肝损伤可能转化为慢性或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慢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通常与长期服用一些特定药物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肝酶轻度升高,多数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的症状。因此,慢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上更加隐秘,不容易被发现和诊断。

如果患者有乙肝或脂肪肝等既往肝病史,一旦再出现一次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事件,临床上肝损伤导致的不良预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有肝脏基础病的人更要遵医嘱服药,就医时主动告诉医生有肝病史,定期去正规医院体检复查。其中,转氨酶属于肝功能里的一项指标,定期监测对慢性肝病的患者比较有帮助。如果转氨酶升高了,就需要积极治疗。

“共筑护肝长城”公益行动现场

护肝要做好3点!

养肝护肝需要从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多个生活方面,以及药物等进行综合养护,效果才比较好。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成年人一定要戒掉熬夜、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规律生活习惯。

(1)饮食上清淡为主、饮食均衡: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油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大鱼大肉。不吸烟喝酒。

(2)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人体对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良好生理状态的保持。

(3)保持适量的运动习惯:可以提高自身的体质,远离感染源,同时要保持正常的体重,控制体重增长。

(4)保持心情愉悦:气大伤肝,避免总是生气、愤怒,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心态。

2.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

3.降低药物性肝损伤风险

(1)不自行盲目更换、增减药物的剂量:很多的慢性疾病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我们一定要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不要自己盲目的去更换药物或者不要盲目的去增减药物的剂量。

(2)考虑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相互作用:多种疾病的时候,患者要和主治医生说明,让医生考虑多种疾病治疗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如果发现有异常要及时处理,比如找肝病医生看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护肝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