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嘉南路路边的口袋公园,成为附近居民遛娃的好去处。本报记者陈海波摄/光明图片
市民在上海市徐汇区乐汇小游园休闲游玩。新华社发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一处口袋公园新华社发
【生态聚焦】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进入存量时代,城市建设进入以局部提升、“微空间”改造为主的新阶段。作为城市开放性空间的一种新形式,口袋公园不仅是最直接的社区活动场所,也成为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相适宜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众多口袋公园如玉珠般洒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巧而精致,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一处休憩、娱乐的港湾,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能享受到自然的呼吸与诗意的生活。
你是否还记得,置身某个口袋公园的“小确幸”何时变成了习以为常?你又是否意识到,曾经作为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口袋公园已然变身为城市开放空间中出镜频率最高的“明星”?
方寸之美,将幸福装进“口袋”里
不同于乔木参天、绿茵广布的市民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口袋公园大都“躲在”街角巷口,见缝插绿,小而巧、精而活,总有不期而遇的美。
俯瞰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余姚路路口的曹家渡花园,优美的鹦鹉螺曲线布局令人赏心悦目。巨大的香樟树枝叶扶疏,将城市的喧嚣隔绝开来;致密的竹墙、常绿的灌木、姹紫嫣红的绣球花,层次分明,相得益彰,为市民送上满满的“绿色福利”。
“如今,老百姓对公园、绿地的期许发生了很大变化,仅靠‘绿意’可不够。”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金云峰告诉记者,大家现在期待的公园,可以是一个休闲空间,也可以是一个体育锻炼空间,最好还是一个有格调、有文化、有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
这不正是口袋公园的优势吗?选址灵活,推窗见绿,移步入园,并且娱乐健身两不误……
“这个户外智能健身房环境好、设备新,我巴适得板!”四川成都建设路上的枫叶广场,正在锻炼的市民王阿姨对这个口袋公园的智能健身设施赞不绝口。有了科技的加持,她可以实时看到锻炼中的热量消耗、运动次数等数据,随时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还有不少城市在口袋公园建设中融入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新长山头古树公园内,一棵登记在册、500多岁的滇糙叶树树皮斑驳、沧桑满布,却依然荫蔽着村中老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京韵园,处处充满着梨园文化和京剧元素,一块“京剧发祥地”的石碑,更显示出其中积淀的文化含量……在一个个口袋公园,历史与文化不经意间与人们的日常发生了联系。
“对口袋公园而言,设计不是主角,城市以及城市里那些沉淀下来的东西,即人的情感、记忆、故事,才是主角。”金云峰说,口袋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稳稳地“兜住”了老百姓的幸福。
各美其美,百姓满意才是“金标准”
随着“推窗见绿”“转角遇绿”成为新日常,人们对于口袋公园的期待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口袋公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设计、管理和社区参与等因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王忠杰认为,只有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社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建设出优秀的口袋公园。
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的口袋公园,弯曲的小路曾经被鼠尾草、满天星、矮蒲苇所掩映;两侧的反射镜面将视野空间无限扩大,清幽神秘的设计一度让其成为“网红打卡地”。然而,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维护,现在这里杂草丛生,纸屑、塑料包装随处可见,再不复昔日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还有一些口袋公园,在设计上别出心裁,但在功能维护上却值得推敲。比如,有的设置了“读书角”,有免费书籍供市民翻阅,但如今书柜里却空空如也;有的为配合前卫时尚的设计主题,布置了钢丝网构成的座椅,却因为缝隙间的垃圾不便清理,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如今,口袋公园遇到的最大挑战莫过于管理和维护内容已发生质变。”金云峰说,不同的空间禀赋、建造思路、街区环境,决定了口袋公园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运营模式,这要求我们在设计上费尽巧思的同时,还要在管理上做好“绣花功夫”,只有百姓满意才是“金标准”。
随着口袋公园的普及,对其功能的综合性需求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如何平衡好口袋公园的特色设计和综合性功能需求呢?
“要‘各美其美’,使每一个口袋公园在规模、形态和功能上都能与周围的城市空间融合发展,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空间依托。”金云峰认为,还要立足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基底,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体系,使其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运营、维护,最终达到“美美与共”。
内外兼修,做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课堂”
通过苦练“外功”,口袋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通过精修“内功”,口袋公园丰富了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提供了观察自然、了解生态的绝佳场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微课堂”和“训练场”。
北京市天坛东门口袋公园是在原有的绿地基础上改造而成,以流线状的透水铺装为轴,布设小乔木、灌木、地被花卉等植物造景。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天然的森林。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感受自然之美,还可以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口袋公园是老百姓身边的‘绿岛’,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学习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体验自然与生活的联系。”王忠杰说,口袋公园是生态系统的微缩模型,人们在其中学到的环境保护方法和技巧,可以迁移到真正的自然环境中,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沈阳市铁西区云峰垃圾分类主题口袋公园,互动分类拼图、分类磁力迷宫等游戏吸引了不同年龄的大小朋友。“在这里不仅能休闲健身,还能学习知识,真是一举两得。”特色内容的融入,让市民在口袋公园的“微空间”中充分体会到垃圾分类的意义。
在王忠杰看来,口袋公园提供的丰富互动场景,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自然保护意识,还提高了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潜移默化的生态教育,让人身处更加复杂的生态环境时也能应对自如。
为扩大口袋公园生态教育的影响力,王忠杰建议,将口袋公园的生态教育与学校课程和公众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体系,并通过学校、社区、环保组织与口袋公园管理机构建立合作网络,共同促进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随着市民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期待口袋公园在为老百姓带来生态福祉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王忠杰说。
(本报记者张晓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