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版权犯罪活动科技化、隐蔽化,上海市检察机关怎样应对办案新挑战完善刑事追责规则 同步推动治罪与治理

(记者张羽 见习记者刘正人)4月25日,在“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龚培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上海市检察机关密切跟踪各版权产业领域侵权犯罪活动趋势变化,办理了一批新型、复杂、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

深度链接侵权、避开技术措施侵权、游戏视听作品侵权……对于这些新类型案件,如何完善不同类型作品刑事追责规则?

据介绍,上海市检察机关通过办理全国首例录音作品盗版案,明确录音制品侵权鉴定规则,参与制定《录音作品相似性鉴定技术规范》司法行政行业标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办理涉及音像制品的版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26件。以音乐领域民事侵权裁判文书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挖掘规模化、批量化互联网音乐侵权犯罪线索,通过集中公诉实现版权最优司法保护效果。

数字技术导致知识产权法律关系边界模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能否受到版权司法保护引起广泛讨论。版权犯罪活动开始使用科技化、隐蔽化的数字技术,怎样同步推动治罪与治理?

上海市检察机关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版权发展趋势和特质,全面落实“一案四查”办案机制,及时遏制新业态新类型版权侵权犯罪,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构建版权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度参与上海数据知识产权立法工作,携手上海数据交易所推动数据流通交易领域刑事合规工作,为数据保护提供更明确的法治保障。

“我们还坚持系统保护理念,探索版权领域协同治理新格局。加强与法院、版权局、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衔接,建立符合上海区域特色的版权保护协作机制。”龚培华说。(张羽 刘正人)

(检察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