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我49岁那年,身体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吃得多了,喝得多了,尿得多了,体重却下降了),去医院一测,静脉空腹血糖竟高达22.28mmol/L。
2019年的检验报告单
我当时都蒙圈了,认为误诊了,但各种检查数据又将我打醒。
几天后办理了住院,查体时又发现酮症酸中毒,左下肢有轻微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达到14%,当时直接住了10天院。
出院后,用胰岛素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住了,就改针为药,开始吃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
现在,我每年都复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今年7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5.4%,空腹血糖不到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最近测的空腹血糖
得糖尿病5年了,我反思过去犯的错,总结了六个教训,现在分享给各位糖友,希望能帮到你。
作者:@大可
糖友云糖友交流群 明星糖友
01
打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2019年刚开始住院时,我一直不敢用胰岛素,担心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经过主治医生的多次劝说,才敢打胰岛素。
后来我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我打了3个月胰岛素,血糖就达标了,就可以停针用药了。
原来胰岛素是人体内调节血糖的激素,并不会让人上瘾,尽早正确使用,反而有助于控制病情。
02
中药可替代降糖药物
这个误区同样发生在很多糖友身上,在我参加的糖友群中,每天都有打听中药降糖,和只吃中药控糖的。
很多糖友群里,都有不法分子打着中医中药的名号,推销所谓的“纯中药”治疗。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纯中药制剂”中,很多都含有促泌剂或二甲双胍等西药成分。这样一来,不仅有可能导致低血糖,还让糖尿病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良机。
中医注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所以需要去正规医院。糖友不应该自行购买网络售卖的“纯中药制剂”,并中断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
03
控制主食即控制饮食
我和很多糖友交流过,发现这个误区,在大部分糖友身上都存在。
我刚开始也认为,主食进入体内会变为糖,因此主食越少越好,有时甚至不吃主食。
后来我发现,其实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现高血糖,适量吃主食反而比不吃主食更有利控糖。
如果主食吃得太少,一方面容易出现酮症,甚至产生酮症酸中毒;另一方面,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如肉蛋类及油脂摄入过多,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并引发其他疾病。
此外,还需要控制总热量,肉类和油脂过多,也会升高血糖。
04
饮食治疗就是「饿+吃素」
这个误区更是糖友的重灾区,无论新老糖友、男女糖友,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许多糖友将饮食治疗简单粗暴地理解为饿肚子或吃素,这是不对的。
因为,糖友如果饿肚子,尿糖可能暂时下降,但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身体就会动用脂肪,脂肪分解供能会产生酮体,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全吃素不吃肉,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因此,糖友的饮食应该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不可一味节食或素食。
05
无糖食品随便吃
市场上很多宣称“无糖”的食品,有的糖友看到“无糖”两字的食品,就认为可以随便吃,不用限制。
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
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也是用粮食做的,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葡萄糖,与吃馒头、米饭所吸收的糖分、热量没有什么不同。
任何能提供热量的食物都可以升高血糖,不能无限制地吃。
06
熬夜和睡懒觉
我以前是个夜猫子,经常凌晨还没入睡,早上8点还不起床,血糖就会不太稳定。
自从我改了这个坏习惯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两个点,所以好的作息习惯,绝对是控糖法宝!
因为熬夜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不稳定。
凌晨4点到早上9点,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哦。如果早上没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和用药,整个白天的血糖规律就被彻底打乱,很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异常。
希望各位糖友引以为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